本文作者 | 思杰大中華區總經理 于放
在古代,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今天,可以說是“條條大路通向云端”。殊不知,IT安全之路也是如此。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新冠疫情使遠程工作模式成為“新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加凸顯出云服務對于維持企業業務正常運營的重要性。其實,疫情不過是強化了一個早已存在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序,以及隨之而來的工作流和整個業務流程,都正在進入云端。IT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成為企業面臨的挑戰之一。
疫情期間,企業需要有能力讓員工可以選擇工作的場所和地點。這樣一來,無論是因為疫情還是自然災害,員工都可以居家辦公,企業就能夠保證業務的持續運營。
因此,無論是任務關鍵型員工還是知識型員工,企業的目標應是使所有員工都能夠保持彈性的工作模式。中國有調研機構表示,在2020年初疫情較嚴重的時期,中國近六成的職場受訪人在春節后首周開始辦公,其中,采取居家辦公模式的占47%,回單位辦公的僅占12.4%。研究數據也顯示,不同職級的人員對居家辦公利弊評價出現差異,40%受訪的普通員工認為居家辦公利大于弊,但有42.9%的企業管理人員認為居家辦公弊大于利。[1]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企業并不會優先考慮彈性的工作模式,之所以讓員工進行遠程工作,是因為這加快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能讓員工們工作生活兩不誤。在這場疫情來臨之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不斷地從辦公室以外的場所遠程訪問企業資源,比如在家、酒店、機場或火車上。
越來越多的企業資源以及數字工作場所都轉向云端,而居家辦公模式的增長加劇了這一趨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報告,隨著云計算的技術和應用在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云計算的高效便捷、靈活擴展優勢為企業運營帶來更好的IT支撐,企業上云成為發展趨勢。
隨著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加深,企業自身數據量成倍增長,企業計算、存儲資源需求持續加大,傳統機房存在擴容難、擴容慢等問題,倒逼企業將資源遷移到云端。據《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年)》統計,2019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1,334億元,增速為38.6%。[2]
據Gartner預測,IT安全也將進入云端,并將其稱為SASE(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安全訪問服務邊緣)。這意味著,保護分散式資源使用的功能將與加速遠程訪問的功能合并,以創建統一的云服務。Gartner分析師表示,到2024年40%的大型企業將擁有SASE策略。
Gartner認為,SASE對企業進行基于云的安全保護,是通過保護云訪問以及持續監控終端設備的安全等功能進而實現的。這些功能對于企業的數字化過程至關重要,同時意味著IT安全將越來越多地決定企業的整體安全。
Gartner稱,得益于云的敏捷性、可擴展性和高服務可用性等優勢,如果越來越多的業務以及應用程序轉向云中,那么企業通過云來管理安全基礎設施便也是可行的。
因此,基于云的安全保護將在未來不可避免地受到關注。企業需要對數字化的工作提供基于云的保護,這樣做既能夠滿足彈性的工作模式,也能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在未來上云時,要盡早制定好遠程工作策略,并在其中包含必要的安全功能。重要的是,無論是遠程工作場所還是安全構建模塊,將它們遷移到云端的過程都將是漫長的,并非一蹴而就的。
總的來說,將IT安全遷移到云上是很有意義的,但對許多中國企業而言,他們還需要提高對安全產品的接受度。如今,人們面對的不再是崎嶇不平的羅馬之路,而是多車道的“數據高速公路”。因此,企業通過仔細規劃路線、采用混合工作模式并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后,都可以在自己的車道上以預期的速度實現其數字化目標。